首页 >> 讲师学堂 >>萧斌如 >>简介 >> 我是“图书馆大学”的毕业生
详细内容

我是“图书馆大学”的毕业生

2013-07-11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楼乘震 文/图

 

        为此,萧斌如与同事们怀着这一历史使命,走南闯北寻访名家,征集名人手稿。当手稿馆的同志耗费两年,查核史料,编成一本茅盾与友朋的来往书信集时,竟然也遇到了出版难题。

 

001.jpg

萧斌如

 

        在上海图书馆有个闻名中外的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收藏有作品手稿17000多件,书信、日记、笔记约有5万多件,这是一代又一代的上图领导和员工六十多年心血的结晶。其中就有一位从18岁小辫子时考进上图,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萧斌如老师所作的贡献。

 

1028页的手抄本

 

        众所周知,上海曾经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出版中心, 1958年原有的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图书馆、科技图书馆、报刊图书馆等四家并一,其庋藏量的丰富不难想见,仅旧平装书就有10万种50万册。称得上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个宝库。

 

        十年浩劫结束后,1978年,上图老馆长顾廷龙先生设想编一本《中国近现代丛书目录》,并把这任务交给刚从办公室行政业务脱出身来,毫无经验的萧斌如。他说:“图书馆就是要编制书目,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哪怕最终是一本帐册也好的,至少可以为读者、研究者提供检索方便。同时通过编目,对你在业务上肯定大有收益。希望你努力,有困难我会帮助你的。”

 

        萧斌如向当时辞书出版社负责人束纫秋先生请教。束老很坦率地告知,在目前出版此书有一定难度,没有“婆婆”可找,还得自力更生,哪怕是一笔一划写出来也值得。在束老的提示下,萧斌如和她的团队下定决心自己动手,在一张张特制的大稿子纸上,采用钢笔正楷将一种一种丛书手抄成稿,再照相影印。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愚公移山”,终于在1979年9月完成了这本《中国近现代丛书目录》手抄本,共1028页,190万字。计各门类丛书5549种,子目30940条,此书获得了各兄弟图书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出版界老前辈赵家璧先生认为:“这部一百九十万字的手抄本,实是创举,可以说是国内印刷史上的罕例。 这是我几十年来一直向往的一部工具书,现在上图的同志们花了辛勤劳动,完成了此目,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

萧斌如从此踏上文史资料研究之路。从1979年起,她根据旧平装书库特点,开始编制一系列有关现代文学史研究资料的书目。如《郭沫若著译书目》、《郭沫若研究资料》、《刘大白研究资料》、《中国革命军事文艺作品书目》,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序跋丛书·散文卷》等。

 

创建中国文化名人手稿室

 

        上海图书馆入藏的近现代文献资料,无论量上还是质上,在全国可谓首屈一指。20世纪50年代建馆时,曾获社会知名人士柳亚子、黄炎培、戈公振、任白涛等捐赠可观的书籍和手稿。60年代又有巴金将其创作手稿捐赠上图。其后还陆续征集了郁达夫、巴人(王任叔)、应修人等手稿、书信、照片。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上海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巨匠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为了给子孙后代完整地保留这段历史,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图书馆决定筹建中国文化名人手稿室。这个任务压在了萧斌如肩上。

 

        为此,萧斌如与同事们怀着这一历史使命,走南闯北寻访名家,征集名人手稿。访问了著名作家、学者50余人。其中有冰心、夏衍、萧乾、冯至、艾芜、沙汀、吴祖光、新凤霞、马识途,以及北大教授季羡林、金克木、周振甫等,受到每一位老人的热情支持。在这过程中他们还拍摄录像,请名人叙述生平经历,包括革命经历、创作生活、使用过哪些笔名、主要代表作、编过哪些刊物等。当马识途拿到拷贝的录像带时,非常激动地说,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叙述自己亲身的经历,你们拍摄得非常好,感谢你们上图为我保留这一完整的史料,希望你们多多拍摄这类资料,这也是一种抢救啊。

 

        上海作家对此事更是关心和支持,巴金自始至终对上图文化建设非常关注,并给予了大力支持。98岁高龄的郑逸梅,将他80年创作生涯最后一部珍品《南社丛谈》手稿捐给了上图。朱雯、罗洪夫妇将唯一保存的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译稿捐赠了出来,还将其珍藏的巴金、钱锺书、楼适夷、冯亦代、阳翰笙、徐迟、戈宝权、施蛰存、赵家璧、王元化等名家手稿及签名本共计200余件捐赠给了上图。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中国文化名人手稿室于1992年上图建馆40周年时向公众开放。王元化说,“在这短短一二年中,你们竟然征集了那么多人的手稿,真不容易啊!”当他见到自己捐赠的关于《文心雕龙》的部分手稿和有关论文,也都一一陈列出来,表示今后一定继续支持。

 

        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时,萧斌如和同事们又走访了夏衍、巴金、姚雪垠、刘白羽、周而复、戈宝权、施蛰存、赵清阁、杜宣、王辛笛、柯灵、于伶、臧克家、赵朴初、黄苗子、郁风、关山月、华君武、方成、丁聪、爱泼斯坦、雷洁琼,以及茅盾之子韦韬,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儿媳蒋秋芝,唐?|夫人沈絜云、曹禺夫人李玉茹、胡风夫人梅志、萨空了之女萨云等,征集了许多手稿,把“手稿室”扩展成“手稿馆”。

 

茅盾书信集《尘封的记忆》的诞生

 

        巴金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他1945年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等6篇短篇小说的手稿。手稿室建立后,他再次将自己晚年创作的《随想录》部分手稿及其珍藏的外文珍本图书全部捐赠给上图。可是此时,上图连一页茅盾的手稿也没有,为此萧斌如去向茅盾的儿子韦韬求援。没过多久,就收到了他回信:“斌如同志,您好,十七年前,承您帮忙在上图查找资料,怎能忘怀,只是岁月催人,如今我已是一老朽。上图名人室,我一定设法捐献一些茅公的手稿,但请不要着急,目前我正在整理全集的集外集,不少手稿还需翻阅,等本书编完了,彻底整理手稿,一定为你们选出一些。”果真于1996年3月,韦韬向上图捐赠茅盾《走上岗位》等部分手稿。从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捐赠一批名家书信,有巴金、夏衍、冰心、丁玲、俞平伯、叶圣陶、姚雪垠、周而复等200余人致茅盾的信函,多达900余件。当他把这批信函交萧斌如手中时,郑重相托道,对于上海,我和父亲同样都怀有深厚的感情,现在大部分东西都交给了你们,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尤其是这批书信,要尽快整理出版。它记录这一代文化人的情感,对研究他们的思想成就和创作经验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然而当手稿馆的同志耗费两年,查核史料,编成一本茅盾与友朋的来往书信集时,竟然也遇到了出版难题。但萧斌如他们并未放弃努力,时达八年之久,终于在2004年1月使这本题为《尘封的记忆——茅盾友朋手扎》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

 

陶行知遗留的文献资料

 

        陶行知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代巨人,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化名人,然而上图却无一份手稿。为此萧斌如他们走访了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首届毕业生、教育界李楚才先生,由他引介,得以结识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女士和其子陶晓光(1955年逝世)的妻子蒋秋芝女士。但一开始并没有提出手稿之事,而是与两位老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吴树琴老人居住南京,她保存了陶行知在1936年至1946年间写予她的150封书信,精心装帧成册,在封面上用毛笔书写“每每阅读,如闻其声,如见其面”12个字,包含了对陶行知深沉的眷恋之情。这百余封书信涵盖了他们家庭生活、爱情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史料和文献价值。吴老说,这150封信,是行知在我们俩婚前婚后给我的亲笔信,我保存了数十年,一封也没有遗失。

 

        蒋秋芝女士则用一只黑皮箱珍藏着陶行知先生题词、书信、日记和诗文手稿等,满满一箱。她温婉地说,这都是我爱人数十年精心收集、整理,保存下来的老夫子遗墨。其中还有1936年至1938年陶行知考察美、英、法、墨西哥、意大利、日本等26个国家期间所留下的55本备忘录。当时他以中国教育家的身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教育会议,从事联合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持国内抗战等重要活动,这在备忘录中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经过长达两年多时间,三上北京,四去南京,萧斌如与同事们的努力终于打动了老人的心而获得了珍贵文献600余件。吴老说,上海是陶行知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最后安息的地方。上海是陶行知的第二故乡,今天将这些手稿捐献上海图书馆,相信这也是陶行知所期望的。

 

从柳亚子到爱泼斯坦

 

        爱泼斯坦是国际著名记者。在1938年9月于广州结识宋庆龄后,参加了宋庆龄创建的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

 

        上世纪90年代,萧斌如他们曾编辑一本《柳亚子家书》。其中发现柳亚子次女柳无垢曾与爱泼斯坦共同担任宋庆龄的文字秘书。萧斌如总想寻机会拜访这位洋记者。后在无垢的姐姐柳无非的帮助下,于1997年夏天走进爱老寓所。当时爱泼斯坦看到《柳亚子家书》有点惊奇,说:我与柳无垢在香港曾一起工作过,她很能干,可惜她去世过早(1963年逝世),我们的友谊至今难以忘怀。萧斌如即将话题转回到上海图书馆手稿馆,作了介绍,他颇感兴趣,说他正在撰写《宋庆龄传》。两年后,爱老夫妇来到上海,并邀萧斌如到他下榻的宾馆见面,说《宋庆龄传》英文稿已完成。他要把这份传记原稿赠予上图。他认为上海是宋庆龄的故乡,也是她居留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做不仅对她是最好的纪念,更具有历史意义。爱老手稿也是手稿馆唯一的一部外文手稿。

 

退而不休的“外婆”

 

        萧斌如访问过的文化前辈约三百余人。本报记者与不少朋友一样惊讶地问她,你怎么结识那么多的名人?几乎中国当代作家都让你遇上了,你真幸运啊。萧斌如说:“确实,我的一生真的很幸运。我的幸运可以用‘机缘’两字来概括,人生与事业可谓是从机缘中走出来的。”然而从记者与萧斌如的接触中,明显地感到她的敬业、勤奋已成为与文化名人沟通的一种无可替代的魅力。

 

        当萧斌如开始访问文化老人时,既无头衔,又无名片。可老人们从不问她的职务,却都会问什么大学毕业的,何时进入图书馆的,她都坦诚相告,没有上过大学,1952年还是一个高中生时,偶然机遇考取了上海图书馆。老人们听了都笑着说,“原来你是‘图书馆大学’的元老,你太幸福了。”

 

        本报记者曾与萧斌如老师在上图的咖啡吧小坐,想不到不少上图的年轻员工都来和她打招呼,亲切地称她“外婆”。如今,她已是80岁的老人了,早已退休多年,但为什么还精神十足投入喜爱的工作呢?虽也常有不如意之事,但她一想起老作家杜宣对她的一番叮嘱,就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那是2004年5月,她去华东医院最后一次看望杜老。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为上图征集文化名人手稿等资料是一大贡献。你在这方面积累不少经验,凭着你的人际关系,尽可能去接触每一个文化人,他们或多或少还保存着一些被遗忘的故事,尤其对名人家属要多与他们联络,要深入细致地工作,一定会得到他们的支持。我知道你已退休,但可以退而不休,你有良好的人脉关系,仍可为社会作出贡献。否则让珍贵文献流失,这对国家是一大损失。”当萧斌如表示会继续努力干时,杜宣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我相信侬。”

 

        杜宣逝世也有八年了,萧斌如一直遵循对他的诺言,经常出入沪上文化老人家中。如李济生(巴金胞弟)、徐开垒(去年1月逝世)、女作家欧阳文彬、欧阳翠等,他们都纷纷将自己收藏的手稿和友朋信札等捐赠上图,其中沙汀信函达200余件。2007年、2008年萧斌如还曾赴北京专程拜访著名摄影家徐肖冰(于2009年逝世)侯波夫妇,分别与老舍长女舒济、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夏衍女儿沈宁、郭沫若女儿郭平英等欢聚畅谈。她还专程看望104岁社会活动家雷洁琼先生(于2011年逝世)。2010年10月她与老伴专程赴广州,去看望香港著名作家曾敏之先生。2011年3月又去桐乡出席“茅盾先生逝世30周年”活动,与茅盾之子韦韬见面。其间,她还与台湾资深作家陈若曦、赵淑敏、李殿魁、郑向恒夫妇、方祖黄丽贞夫妇,还有新加坡资深作家邢致中、周颖南,以及方然、史英、彼岸等作家联系,他们都向上图捐赠了自己手稿和油画作品。

 

书与她有缘

 

        至今,萧斌如采访过的三百多位文化前辈,绝大多数已去到另一个世界,健在的也都进入耄耋之年,他(她)们的音容笑貌、生平事迹、等身著作以及她与他们交往中的点滴趣事,时时萦绕在萧斌如的心中。前些年,萧斌如出版了《与文化名人同行》和《中国文化名人与上海》,这两本书分别由贾植芳、杜宣、曾敏之作序,原上图馆长现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题跋。曾老在序文中称萧斌如为“文史专家”。今年7月,萧斌如的第三本书《翰墨缘——文坛琐忆》也将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这是本报记者在她的“书缘斋”里亲眼所见,一笔一划写出来再由她的老伴顾小山先生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

 

        萧斌如对本报记者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当时我年轻经验少,且学识修养又很浅薄。但似乎总有一股力量在催促着我,逼我快乐地去探索!这几十年来我几乎放弃所有娱乐活动,排除了家庭琐事的干扰,把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之所以能抛却一切杂念专心致志工作,就是因为书籍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我从中得到了无穷的慰藉。精神有了依靠,生活就有踏实感,才能静下心来去追求,开创自己另一天地。有了这种进取心,就能不畏艰难地朝着自己拟定的目标、确定的方向去奋斗。有了切实奋斗的目标,人的精神就不会懒散,每天不管多苦多累,精神上总是很充实,很愉快。”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