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的由来——文房四宝

 

 

        安徽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得名,绩溪为其主要产地。徽墨享有"落纸加深,万载存真"之誉。具有色泽黑润,入纸不晕,历久不褪色、馨香浓郁、防腐防蛀、造型美观、装潢典雅等特色,为书画家必备佳品,虽历史悠久自南唐,盛于两宋、明、清。原料名贵,工艺精细、品质优良,为历代贡品。      


        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创制人是奚超、奚廷父子。唐中叶至唐未,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大量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为黄山白岳之奇和练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雅爱书法绘事,将召奚廷担任墨务官,井赐给“国姓”的奖励。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李廷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宋宣和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宋时,随着制里亚的繁荣,形成了“徽人家传户习”以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况。黟县的张遇、黄山的沈桂、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吴滋,等等,都是十到十一世纪制墨业的著名人物。张遇是油烟墨的创始人,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其“龙香剂”为历代收藏家追来的瑰宝;沈以占松煤用脂、漆滓烧之,得烟极黑,名为漆烟,人称其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吴磁所造之墨的妙处在于“滓不留砚”,曾得宋孝宗犒赏缗线二万的奖励。风靡一时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誉为“墨仙”。他制的“松丸”、“狻猊”等墨品,具有“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的优点,被称为“墨中神品”,他晚年不幸落水溺死后,苏东坡写下“一如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的诗句悼念他。


        宋善和三年(公元一一二一年)歙州更名为徽州,李墨及其他各家之墨,遂统一定称为徽墨。“徽墨”之名逐渐形成,相沿至今。


        到明代,经受万元朝贵族严重摧残的制墨业重新复苏;制墨工人激增,文人兼作制墨成为一时的风气。特别是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引起了制墨业的剧烈竞争;并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使徽墨传遍全国,乃至海外。据明末麻三衡的《墨志》记载明代徽州墨工竟达一百二十多家。嘉靖年间的方正、邵格之、罗小华以及万历中期的程君房、方于鲁、汪春元、叶立卿等,都是在激烈竞争中相继兴起、各树一帜的代表人物。这时期的制墨特点是“桐油烟”、“漆烟”被广泛采用,并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不仅质量精良,而巨墨谱的图式、墨模的雕刻,也各尽其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如激派送君房制的“玄元灵气”墨,董其昌赞赏说:“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与程君房同时驰名墨坛的当推方于各。方氏精制了一种“九玄三极墨”,被誉为“前无古人”的佳品,声誉已经“传九士,达两都,列东壁,陈尚方”。在此期间,富有装饰性的成套丛墨--集锦里,也开始出现,就连装墨的漆盒也非常精致。


        至清初,制墨倾向于实用美观,集锦墨和另锭墨进一步盛行。歙县的曹素功、绩溪的汪近圣、歙县的任节庵以及稍后崛起的胡开文,被称为清代四大造墨名家。相传康熙皇帝南巡时,曹素功献墨,颇得赏识,遂赐“紫玉光”三字,于是名声益震。汪近圣以制集锦墨著称,“其雕镂之工,装式之巧,无不备美”,他的砍子汪惟高曾应召人清内府教习制墨。咸丰年间,鸦片战争之后,整个制墨业陷入赖帐不振的境地,胡开文的墨店却由于徒孙众多,分布大江南北,故其墨行销国内外,独里一时之秀。胡氏的“地球墨”,于一九一五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和南京南洋劝业会忧等奖状。徽州墨模是徽雕中的精品,胡开文的墨模更是其中的瑰宝。胡氏的墨模雕刻能手,人才辈出,清代的胡国宾就是一代墨模雕刻名师。胡开文的徽墨今已独领风骚。时至今天,年淹代迁,人们仍能看到胡氏早期的“织耕图墨”、“四阁藏书墨”以及“苍佩宝墨”等珍品。


        解放前夕,徽墨业已处于“风前残烛,瓦上晨霜”的衰微阶段。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支持各地墨厂墨店的恢复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分别在屯溪、歙县成立了徽州墨厂和歙县徽墨厂;绩溪县成立了徽墨生产合作社;泾县文化用品厂稍后也恢复生产,久负盛名的徽墨获得新生。广大制墨工人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不断加以革新,工艺精益求精,品种日新月异。徽墨按质分高、中、低三档;按取料不同分超激烟、桐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数种。其中以超漆、桐油两种烟墨尤为著称。 


        目前,安徽省的四家墨厂不仅大量生产书画用墨,还继承明清两代的优秀传统,制作了成套的集锦墨。如“苍云珍品”、“延造法”、“萧湘八景”、“八宝奇珍”、“十二生肖”、“宝剑”,“金龟”,“蝉墨”、“罗汉墨”等,都是足以称道的精品,既畅销国内,又远销日本、东南亚及港澳等地。特别是屯溪徽州墨厂的超漆烟墨,系用桐油油烟、麝香、黄金等珍贵材料制成,堪称特种工艺精品,一九七九年国庆前夕。国务院向这个厂颁发了全国优质产品银质奖章。


        关于徽墨已经没有人再用墨研磨出来的汁液来书写了。即使是书法家,也都用质量很好的瓶装墨汁,更不要说普通人都用更方便的钢笔圆珠笔了,甚至消灭了纸与笔,用电脑写字了。但,徽州仍然有墨,它们已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


        十多年前,我从徽州带回来两锭墨,是那边朋友送的,正宗的胡开文墨厂所产,却一直没有好好地欣赏。这几天偶尔翻抽屉,忽然就看到那两锭墨。打开包装的盒子,依然是簇新簇新的,不像过了十多年的样子。两锭墨都是半尺来长,寸余宽,一指厚薄。一锭正面为金龙,背面有“骊龙珠”三字,下有“艺粟斋”印;一锭正面一屋、一树、一篱、一老者,老者手中一书,边上有小字:“朱伯庐先生”,背面四个大字“朱子家训”,下有“苍佩宝”印。两墨边上都有“纯松烟”、“徽州老胡开文制”字样。按照南唐后主李煜赏墨的标准是“坚如玉,纹如犀”,当然这属极品,是当时名匠李廷制作的徽墨,到宋代其价已超过等量的黄金。我的墨不可能以此标准去衡量,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是算得上的,至于写起字来如何感觉就不知道了。查查资料,“苍佩室”还是清代的贡墨,当然,我手里的是现代仿制的。据介绍,徽墨制作时要加进珍珠、犀角、麝香、龙脑、鹿胶、熊胆等药料,使其久不变质,但我闻到的是淡淡的清香,这清香,会让人想起制作它们的黄山松树来。


        制作徽墨的原料,是黄山老松的枝干,要经过八道工序:采松、造窑、发火、取烟、和制、入灰、出灰、磨试。这些松枝被工匠采下燃烧,变成烟,聚成尘,揉成团……一道工序便是一次脱胎换骨,一直到文人手中一锭光洁细腻的墨,然后,或者在前人手中成了一幅幅字画,或者被当作一样收藏物。有多少人想起它们曾经是在黄山无数峰峦中那些餐风宿露的松树呢?它们曾经有过的苍劲多姿、耸立挺拔、翠枝舒展、虬根盘结,以及它们的傲霜斗雪,它们经历的风云雷电,统统都化为青烟一缕,浓缩在一锭小小的徽墨之中,于是,徽墨便有了松的魂魄。前人用徽墨来写字作画,说是“清黑不凝滞”、“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舔笔不胶,入纸不晕”,岂不知正是黄山松树的精气神充溢其中,才使它们如此优秀。


        徽墨在我这里依然是一件观赏品,也许某一天我会心血来潮将它拿来研磨一番然后看看到底书写出来墨色的质量如何,但我不会轻易去这样做,因为磨掉的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毕竟是黄山松的灵气。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