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师学堂 >>萧斌如 >>文章 >> 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后的故事(组图)
详细内容

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后的故事(组图)

2012-11-08 11:03  文学报

萧斌如

 

 

 


  每当我见到一批批参观者看到那么多名人的手稿以及他们的生活照片都感到很惊讶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向他们道出一个个故事……


  1996年12月20日上海图书馆新馆在淮海中路上落成。新馆30多个专题阅览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每一位参观者都大为赞赏手稿馆,其端庄、凝重、厚朴的文化氛围,仿佛一下子又把我们拉回到这一位位中国文化名人的时代,重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冰心等大师们的风采。每当我见到一批批参观者看到那么多名人的手稿以及他们的生活照片都感到很惊讶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向他们道出一个个故事……


  巴金早在60年代就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他1945年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等6篇短篇小说的手稿。手稿室建立后,他再次将自己晚年创作的《随想录》部分手稿以及其珍藏的外文珍本图书全部捐赠给上图。当他得知上图新馆即将落成,他高兴地说,新馆离我家很近,我要争取多活几年,到新馆去参观、看书。1997年5月6日下午四时许,巴老在女儿李小林陪同下来到新馆,只见满头白发的巴老,身穿深灰色外套,精神显得有些兴奋。巴老近年来因患病住华东医院,从不外出活动,这次他破例,一心想看看上图新馆全景。一个年届93高龄的老人,真是下了很大决心,真不容易啊。当李小林推着巴老的轮椅从一楼到三楼,让他一一浏览,然后来到手稿馆,巴老一进门,有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有关巴金资料的光盘,从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巴老各个时期的照片和著作、研究资料等。巴老见了微微地笑了,突然屏幕出现了柯灵为巴金资料光盘所撰写的文字:“喜见巴金光盘”,这时,他又笑了。我们向他一一介绍手稿馆陈列的情况,他频频点头,用微弱地声音连连说:好,好。在他离别时,我们请他在签名簿上签名,他立即伸出颤抖的手尽力握住手中的笔,写下“巴金”二字。这本签名簿已留作永恒的纪念。巴老说:一个人要想永久活下去,只有把生命奉献给社会,献给人民,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奉献……人生才会开花。巴老用行动实现了他为上海图书馆写的题词:“散布知识,散布生命”。


  在手稿馆成立之时,我们连一页茅盾的手稿也没有,为此,我们千方百计想与茅盾的儿子韦韬联系,因他曾在80年代初来我馆文献资料室查阅茅盾资料,当时是由我接待的。我们设法找到他家中的地址,即去信向他求援。没过多久,就收到了他回信:


  “斌如同志,您好,十七年前,承您帮忙在上图查找资料,怎能忘怀,只是岁月催人,如今我已是一老朽。


  上图名人室,我一定设法捐献一些茅公的手稿,但请不要着急,目前我正在整理全集的集外集,不少手稿还需翻阅,等本书编完了,彻底整理手稿,一定为你们选出一些。


  专此不一,顺颂秋安


  韦韬,1995年10.11.”


  时隔半年后,韦韬信守诺言,于1996年3月,向上图捐赠茅盾《走上岗位》等部分手稿。从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捐赠一批名家书信,有巴金、夏衍、冰心、丁玲、俞平伯、叶圣陶、姚雪垠、周而复等200余人致茅盾的信函,多达900余件。当他把这批信函交我手中时,郑重相托道:对于上海,我和父亲同样都怀有深厚的感情,现在大部分东西都交给了你们,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尤其是这批书信,要尽快整理出版。它记录这一代文化人的情感,对研究他们的思想成就和创作经验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为答谢韦韬同志对上图的信任,不负其重托,我们手稿馆的同志义不容辞,将这批书信整理编排,编成一本茅盾与友朋的来往书信集。这项工程做起来并不轻松,要将他们相互通信往来能在时间和内容上对应起来,其间所费种种精力,是可想而知的。二年后,书稿编辑就绪,竟然也遇到了出版难题。我们心中着急,韦韬也焦急。时达八年之久,终于在2004年1月这本题为《尘封的记忆茅盾友朋手札》,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当韦韬拿到此书时,他来信说:“此书中信札以这种形式发表是很新颖,内容也很丰富,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书的纸张、装帧都不错。你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我在这里向你们致谢。


  韦韬2004.2.12”


  我每次坐在书房中细细品读这本历时八载艰难面世的书信集时,心中都会陡然生惊,书中收入的50余位作家,其中我熟悉的名字姚雪垠、戈宝权、赵清阁、施蛰存、周而复等,近年来已渐次凋谢了。这么匆匆,令人不禁黯然。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